2024-03-25 10:00:00
瀏覽739次
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,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,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,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。
保障人民健康是一個系統工程,需要長時間持續努力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人民群眾更加重視生命質量和健康安全,健康需要呈現多樣化、差異化的特點。人民群眾不但要求看得上病、看得好病,更希望不得病、少得病,看病更舒心、服務更體貼,對政府保障人民健康、提供基本衛生與健康服務寄予更高期望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,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,以普及健康生活、優化健康服務、完善健康保障、建設健康環境、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,堅待問題導向,抓緊補齊短板,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,努力全方位、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,為實現“兩個一百年“奮斗目標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。
我們提出的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,是在深入分析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。以基層為重點,就是根據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需要,把以農村為重點擴展到城鄉整個基層,增強基層防病治病能力。以改革創新為動力,就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,全力推進衛生與健康領域理論創新、制度創新、管理創新、技術創新。預防為主,中西醫并重,是對長期以來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的堅持、繼承、發展。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,人民共建共享,就是從健康影響因素的廣泛性、社會性、整體性出發,更加強調政府統籌協調的責任,更加突出依靠群眾,調動全社會參與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、創造性。這個方針的根本點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,這是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必須一以貫之堅持的基本要求。
引導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、資源下沉,把健康“守門人”制度建立起來,是滿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需求的治本之策,也是一條重要國際經驗。這項制度是對現有醫療衛生服務模式、就醫理念、就醫秩序的深刻調整,是一項基礎性、長遠性、系統性的制度設計。關鍵是要做到“四個堅持”,即堅持居民自愿、堅持基層首診、堅持政策引導、堅持創新機制。沒有基層首診,分級診療就流于形式。這里面,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個突破口。要建立健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,讓群眾患病后第一時間問診自己的家庭醫生,實現“小病在基層、大病到醫院、康復回基層"的合理就醫秩序。同時,要上下聯動,開展遠程醫療,把大醫院技術傳到基層,把大醫院醫生引到基層,為城鄉居民提供立體化、連續性的健康管理和基本醫療服務,起到傳幫帶的作用,提高基層醫務人員服務水平。
自古以來,中國人就提倡孝老愛親,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。讓老年人老有所養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樂、老有所安,關系社會和諧穩定。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尊敬老人、關愛老人、贍養老人,大力發展老齡事業,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。
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,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,加快建立完善制度體系,保障公共衛生安全,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、生產方式、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和治理模式,實現健康和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。